■关键词
人工引雷:是指在适宜的雷暴条件下,通过专门技术将雷电人为地引发到地面。雷暴发生时,云层中的电荷将会影响地面电场,根据地面电场强度和闪电频数,可以大概推断云层中的电场强度,从而确定人工引雷的作业时刻。
■新闻缘起
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7月31日15时,7月份风雹灾害共造成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9个市(地区、自治州、盟)680个县(市、区、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2016.5万人次受灾,97人死亡(其中60人因雷击死亡),房屋倒塌1.6万间,损坏15.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32.8亿元。其中,江苏、湖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受灾较为严重。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日益增多,媒体上报道的人被雷击事件逐步增多。人们对雷电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事件回放———
8月2日15时30分左右,贵州省铜仁市出现瞬时雷电大风天气,瞬时风速达21米∕秒,最大风力达9级,恶劣天气已造成2人死亡。在铜仁市一居民小区,一男子骑车被大风掀翻顶楼的塑料雨篷砸断的高压线电击而死,另有一名渔民被大风吹倒的一棵大树压到水里而不幸遇难。
7月23日下午,我国国家级5A风景区天柱山突遭罕见强雷暴天气,导致仓皇避雨的3名游客死亡、1人失忆,十多人入院治疗观察。同日,四川省宜宾市也因雷暴天气,造成三人死亡。
7月22日,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一农民在树下躲雨时遭雷击身亡;去年7月13日,两名游客在石林风景区旅游时到石头下避雨遭遇雷击,两人当场死亡。据统计,在昆明这个强雷暴地区,每年有20多人死于雷击。
据相关媒体报道,与近年(2004—2010年)同期均值相比,2011年7月份风雹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增加26.7%,受灾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增加1倍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增加2倍以上。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
面对天灾,不少人提出疑问,是否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消除雷电,并将雷电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呢?对此,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郄秀书。
———种种疑问———
人工引雷可以减少雷暴吗?
专家:目前人工引雷技术多用于雷电研究和防雷设施测试
记者:目前人们较关注的一个词是人工引雷,人工引雷如何引呢?
郄秀书:人工引雷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目前普遍运用的是火箭拖带金属导线引雷技术,即在适宜的雷暴起电条件下,利用专门的火箭拖带细金属导线技术,向雷暴云体发射,从而诱导形成雷电放电。除此之外还有激光引雷等技术,但尚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记者:人工引雷有什么用途呢?
郄秀书:利用人工引雷可以进行一些科学研究,通过直接测量,获取一些重要的雷电参数,认识和研究雷电的物理过程和机理;同时,也可用于研究雷电与地面被雷击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人工引雷也可以对防雷设施进行检验,评估防雷装置的效能。
记者:人工引雷可以减少雷暴吗?
郄秀书:雷暴是一个能量巨大又不断发展的天气过程,不会因为一个人工雷电就改变整个雷暴的发展,事实上一个雷电是释放不了多少能量的。所以,人工引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雷电的发生是可以的,但是要想通过人工引雷来影响雷暴的能量不太现实。
人工消雷的可能性有多大?
专家:目前只是一个设想
记者:雷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很多人都在问,能不能运用科学技术进行人工消雷?
郄秀书:人们通常想法中的消雷的意思是将雷电消除。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说的人工消雷说法并不准确。目前人工消雷只是一个设想或者一个愿望,实际上,很难做到消除雷电。
记者:那么如何减少雷电的发生呢?
郄秀书:人们说的消雷可能可以从两个
方面来理解,一是将本该在A处发生的雷电,通过人工引雷,使它提前在B处发生,从而降低A处雷电的产生率。第二就是通过形成一些云内的弱放电,来减少强烈放电的发生,比如:利用一定的技术在雷暴云内散播一些导电的物体,使雷暴的电能通过一些弱击穿放电的形式在云内发生,使得打到地面上的雷电减少。目前这些都还只是一些设想。
能否将雷电转化为可利用能源?
专家:目前雷电利用价值并不大
记者:雷电释放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郄秀书:雷电是瞬时放电,峰值功率很大,但持续时间很短,所以实质上能量并不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雷击地面物体的典型雷电峰值电流大约在4万安培,峰值功率约10亿千瓦,能量约300kWh,相当于30个100W灯泡照明100h。
记者:目前是否有技术可以将雷电转化为可利用能源?
郄秀书:想要收集雷电能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雷电能量“容器”必须有足够抗雷击的能力。因为雷电功率大,对收集设备的要求高,而其本身能量并不大,导致投入产出比太高。所以目前利用价值可能并不大。
———专家提醒———
雷雨天,千万不要站在空旷的地方
近日屡屡出现人被雷击的事件,郄秀书专家提醒广大居民,平日可看一些相关书籍,科学的认识雷电。在高建筑物或一些易遭雷击的建筑物或设施上要科学安装防雷装置;同时,在一些雷电高发区的空旷而人群聚居区最好安装雷电预警装置,提醒大家在雷雨天气时及时躲避。同时,她强调:“在雷雨天大家一定要科学躲避,千万不要站在空旷的地方,更不要让自己成为高而孤立的雷击目标,也不要躲在树木下面,以免雷电击中树木时被间接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