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广播电视发射三台员工坚守高山发射台
字号:T
|T
作者:[贵州科比特防雷产品部]
人气:
发表时间:2019/1/5 16:23:58
昨天(9月12日)是中秋节,海拔800多米的奉化溪口商量岗景区游人如织,不少人举家登高望远。从景区往山项方向走1公里,绿树丛中出现几幢楼房,这便是宁波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发射三台,也叫712发射台。机房里,28岁的发射台技术组组长刘宏杰正和两位同事忙碌着,昨天是他在山上度过的第三个中秋节。
从机房外向山顶望去,两座铁塔一高一矮直冲云霄。一座高100米,建成于2007年;另一座高46米,建成于1971年,是当年我省在高山上建造的第二座广播电视发射塔,712发射台因此得名。两座铁塔承担着中国之声、浙江卫视等九套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发射任务。
从1971年至今,整整40年过去了,一代代广播电视人守护着712发射台,使党的声音传遍宁波的每一个角落。
每年春节一半职工山上过
712发射台有26名员工,采取两班倒制,每周二是换班时间,一早,新一班人员上山,然后全体员工在山上交接开会或集体维修,下午,前一班人下山。
2006年7月,刘宏杰从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到宁波电台技术中心工作,维护位于电台大楼上的发射台,此发射台长期承担着我市多套广播节目的信号发射任务。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楼房越造越高,市区出现了诸多收听收看盲区。2006年,宁波广电集团决定改造712发射台,使其承担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发射任务。
2007年上半年,刘宏杰被派到712发射台工作,从此,每隔一周的周二一大早,他便从奉化老家赶到台里开始一周的工作,每天8点他开始在机房、铁塔等各处巡视,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工作。
712发射台实行两班倒,中秋、五一、十一等假期轮到谁就由谁值班,春节则采取了两班人轮流值班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今年的除夕在家里过了,明年一定得在山上过。刘宏杰上山工作5年来,有三个除夕是在山上度过的。
2008年大雪信号未曾中断
陈宝宁也是712发射台的技术组组长,和刘宏杰对班倒。2007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宁波广电集团,适逢712台改造,便被派上了山。
陈宝宁和十多名技术人员苦战了大半年,2007年10月712发射台技术改造完成,在山顶新建了100米高的发射塔,发射塔的顶部海拔达到1015米,彻底消除了市区收听收看盲区,信号还能覆盖整个宁波大市。
虽然改造后712发射台的配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但一遇到恶劣天气,陈宝宁和同事们还是不敢怠慢。
2008年1月下起了冻雨,山坡上结着厚厚的覆冰,铁塔和卫星天线也被包得严严实实,大家怕信号受影响,便设法清理覆冰,好几名员工的手被冻得失去了知觉。那几天,员工们通宵达旦地工作,冒着大雪巡查电线光缆等。在大家的努力下,大雪期间,全市的广播电视信号没有受到影响。
老员工顶风冒雨保护设备
上世纪70年代初,20出头的夏季风成了712发射台的员工,那时他和同事上一次山可不容易,乘车到溪口后,要走15公里崎岖的山路才能到商量岗。冬天,山上又冷又湿,一些老员工因常年在雾气弥漫的山上工作,两条腿落下了风湿关节痛的病。如果下大雪,大家就要省着吃,以防道路不通粮食运不上来。
如今,夏季风一听到打雷,就会跑到阳台上,朝商量岗的方向望去。他在商量岗上呆了近30年,最怕听到雷声,因为那时,一听到雷声,同事们就得马上忙活起来。
“最怕的是落地雷,它会沿着电线、电话线进入室内搞破坏。”一次,十几个落地雷袭击发射台,“轰隆隆”的雷声紧随着闪电,从头顶上打了下来。
如果雷击中了设备,整个宁波就收看不到电视收听不到广播了!夏季风和几名同事抓起手电筒,披上雨衣,飞奔向设备室。他们刚跑进设备室,就发现里面的电话机被闪电击中了,蹿起了火苗。大家立即将电话线拔掉,仪器才没有着火。这时,夏季风才发现衣服被汗水浸湿了,这汗,是被吓出来的冷汗。
技术创新确保信号优质稳定
让夏季风欣慰的是,今年9月底,712发射台技术人员自主设计的防雷接地系统将正式启用,此系统运行后,落地雷的影响将大大减小。由于712发射台下面的地基多碎石,防雷系统设在碎石上面效果不好,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用改变防雷系统地桩周边土质并埋设环保型降阻剂的方法解决了此难题。
刘宏杰告诉记者,712发射台员工攻克的技术难关还有很多。近几年来,技术人员不断创新,使台里的技术系统在冰冻、雷电、台风和浓雾天气下依旧能高质量运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今年7月还获得了“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填补了宁波新闻界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
昨天是中秋节,傍晚,刘宏杰给在奉化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通完电话,又匆匆赶到机房。虽然机房里有值班员,但为了确保新闻联播等重要节目的可靠发射,台里规定,技术组长每天晚上6时半至10时是不能离开机房寸步的。
昨晚,当我们举家团聚,吃着月饼,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时,是否会想到,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有十多个人,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两座高耸入云的铁塔下,通过无线电波,将电视和广播里的欢声笑语传向千家万户。
从机房外向山顶望去,两座铁塔一高一矮直冲云霄。一座高100米,建成于2007年;另一座高46米,建成于1971年,是当年我省在高山上建造的第二座广播电视发射塔,712发射台因此得名。两座铁塔承担着中国之声、浙江卫视等九套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发射任务。
从1971年至今,整整40年过去了,一代代广播电视人守护着712发射台,使党的声音传遍宁波的每一个角落。
每年春节一半职工山上过
712发射台有26名员工,采取两班倒制,每周二是换班时间,一早,新一班人员上山,然后全体员工在山上交接开会或集体维修,下午,前一班人下山。
2006年7月,刘宏杰从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到宁波电台技术中心工作,维护位于电台大楼上的发射台,此发射台长期承担着我市多套广播节目的信号发射任务。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楼房越造越高,市区出现了诸多收听收看盲区。2006年,宁波广电集团决定改造712发射台,使其承担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发射任务。
2007年上半年,刘宏杰被派到712发射台工作,从此,每隔一周的周二一大早,他便从奉化老家赶到台里开始一周的工作,每天8点他开始在机房、铁塔等各处巡视,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工作。
712发射台实行两班倒,中秋、五一、十一等假期轮到谁就由谁值班,春节则采取了两班人轮流值班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今年的除夕在家里过了,明年一定得在山上过。刘宏杰上山工作5年来,有三个除夕是在山上度过的。
2008年大雪信号未曾中断
陈宝宁也是712发射台的技术组组长,和刘宏杰对班倒。2007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宁波广电集团,适逢712台改造,便被派上了山。
陈宝宁和十多名技术人员苦战了大半年,2007年10月712发射台技术改造完成,在山顶新建了100米高的发射塔,发射塔的顶部海拔达到1015米,彻底消除了市区收听收看盲区,信号还能覆盖整个宁波大市。
虽然改造后712发射台的配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但一遇到恶劣天气,陈宝宁和同事们还是不敢怠慢。
2008年1月下起了冻雨,山坡上结着厚厚的覆冰,铁塔和卫星天线也被包得严严实实,大家怕信号受影响,便设法清理覆冰,好几名员工的手被冻得失去了知觉。那几天,员工们通宵达旦地工作,冒着大雪巡查电线光缆等。在大家的努力下,大雪期间,全市的广播电视信号没有受到影响。
老员工顶风冒雨保护设备
上世纪70年代初,20出头的夏季风成了712发射台的员工,那时他和同事上一次山可不容易,乘车到溪口后,要走15公里崎岖的山路才能到商量岗。冬天,山上又冷又湿,一些老员工因常年在雾气弥漫的山上工作,两条腿落下了风湿关节痛的病。如果下大雪,大家就要省着吃,以防道路不通粮食运不上来。
如今,夏季风一听到打雷,就会跑到阳台上,朝商量岗的方向望去。他在商量岗上呆了近30年,最怕听到雷声,因为那时,一听到雷声,同事们就得马上忙活起来。
“最怕的是落地雷,它会沿着电线、电话线进入室内搞破坏。”一次,十几个落地雷袭击发射台,“轰隆隆”的雷声紧随着闪电,从头顶上打了下来。
如果雷击中了设备,整个宁波就收看不到电视收听不到广播了!夏季风和几名同事抓起手电筒,披上雨衣,飞奔向设备室。他们刚跑进设备室,就发现里面的电话机被闪电击中了,蹿起了火苗。大家立即将电话线拔掉,仪器才没有着火。这时,夏季风才发现衣服被汗水浸湿了,这汗,是被吓出来的冷汗。
技术创新确保信号优质稳定
让夏季风欣慰的是,今年9月底,712发射台技术人员自主设计的防雷接地系统将正式启用,此系统运行后,落地雷的影响将大大减小。由于712发射台下面的地基多碎石,防雷系统设在碎石上面效果不好,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用改变防雷系统地桩周边土质并埋设环保型降阻剂的方法解决了此难题。
刘宏杰告诉记者,712发射台员工攻克的技术难关还有很多。近几年来,技术人员不断创新,使台里的技术系统在冰冻、雷电、台风和浓雾天气下依旧能高质量运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今年7月还获得了“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填补了宁波新闻界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
昨天是中秋节,傍晚,刘宏杰给在奉化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通完电话,又匆匆赶到机房。虽然机房里有值班员,但为了确保新闻联播等重要节目的可靠发射,台里规定,技术组长每天晚上6时半至10时是不能离开机房寸步的。
昨晚,当我们举家团聚,吃着月饼,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时,是否会想到,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有十多个人,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两座高耸入云的铁塔下,通过无线电波,将电视和广播里的欢声笑语传向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科比特防雷]
------版权所有http://www.spdoem.cn(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川陕鲁豫有较强降水 西南干旱区有弱降水上一篇:金坛西气东输防雷检测信得过
此文关键字:移动防雷,贵州机房防雷,贵州煤矿防雷,贵州防雷资质,贵阳防雷,贵州防雷,贵州防雷公司,贵州防雷工程,防雷工程公司
同类文章排行
- 潍坊防雷灾情:一声惊雷毁了30多户人的家电
- 第六届气象防灾减灾专题研究班圆满闭幕
- 加油加气站如何防雷
- 临汾市多部门联合会议 共话防雷审批
- 雷雨季节,注意防雷
- 莱芜:获中国国际防雷论坛优秀论文奖
- 北京地铁五条新城线防雷装置设计审核验收工作全面展开
- 鄂尔多斯市积极开展宗教活动场所防雷安全工作